正文 燕归梁--第四十章 中卷完

都说今年是个暖冬,眨眼到了十月中,南方不见一丝凉意,每日晌午日头高高挂在天上,挤得云也不剩丁点,没了蝉鸣鸟叫,空寂得像是时间都静止了。人也不例外,一个赛一个懒散,江边河畔的酒馆茶楼生意稀缺,掌柜的靠在门边打哈欠,和小伙计吹嘘去年在御街上看兵马大归,旌旗战鼓铠甲银刃,那骑着高头大马昂首在最前面的大将军英姿勃发,只可惜造化弄人,被围死在西北边疆的叛城里。

掌柜的吐出一嘴瓜子壳,问,“诶,你不也是西北人?”

小伙计麻利地擦桌摆凳,操着口朴素的乡音,“俺家在张掖,离着大同还有好些地方。”

掌柜最远就到过湖广,在他眼里朔北和西北都大差不离。正说着,门口马蹄嘶鸣,来人肩宽体壮,一脸糙乱的胡髭,穿身灰扑扑的曳撒,脚底的皂靴磨得跟快平了,一进门就把酒葫芦扔给他,“打二两酒。”

掌柜忙不迭接过,喜笑盈盈地跑到酒缸边,还不忘和他套近乎,“沈大人今日来得早啊?”

沈之逸抻着腿脚靠在墙边养神,小伙计凑上来给他倒茶,也只抬了抬眼皮儿,“新招的伙计?”

“哪儿啊,先前那个,回老家大半年给他爹娘治丧,这不才回来,确实用得上手又勤快,我就给口饭吃。”

沈之逸皱眉思索了一阵,实在想不起来,拿了葫芦往桌上拍了几个铜板。掌柜点头哈腰要送他出门,却见他走出两步,突然回过头,眼睛也不打瞌睡了,问,“原老头儿?”

掌柜愣了下,应声道,“啊对,没错,”把人推到他面前,“就这小子,上月我带他去找您,碰上个校尉老爷说都哪辈子的事了,又让我把人带回来了。”

沈之逸骂了句粗口,抓鸡崽子似的把人一提,挠挠头又塞给掌柜的一吊钱,“审了再说。”

小伙计被一路提溜到兵马司,往戒律房里一扔,还没等沈之逸开口,被墙上挂着的刑具吓得倒豆子似的嘚吧,没会儿就把自己祖宗三代都交代得底儿掉。

见他一脸肃容,两膝一软跪倒在茅草上哭诉,“大人,小人把知道的都说了,小的真的是良民,不信您看……看这户籍……”

沈之逸挥手打断他的哭嚎,“那原老头真这么说?”

“千真万确,他平日里嘴紧的很,问他在哪儿供贵人也不说,只有喝了酒嘟囔两句,咱们才知道他在大将军府上做事。小的和他都在张掖呆过,掌柜的瞧不见时他还会赏我俩子儿。去年冬天冷得很,店里没剩几个人,我给他打完酒时人醉得都起不来了,就听见他说,说……”

“马不骟要配种……配、配他娘个腿,老子让它疯,它就得疯……”

小伙计看他又拧着眉,吸吸鼻涕问,“大人见过原老头么?”

沈之逸不耐烦,“老子要见过那王八孙子,早给他扯着蛋揪出来了。”

小伙计嚅嗫道,“他……他应该不是张掖人,口、口音不太对。我听着像是朔北一带,也问过他,他说去张掖前,在北直隶养过马……”

沈之逸猛地坐直了身子,电光石火间,脑中划过三月初某一晚从燕府的台阶上滚落前的余光一瞥,想起来敬廷生前曾邀他去府里看马,有人那时说过,

“我名下有一处马场,在应昌一带,得空请沈兄与敬兄去玩个痛快。”

他心底发凉,小伙计叫了他几声才回过神,张张口嗓子干哑地说不出话,他灌了两口辣酒,一抹嘴巴目光犀利地看向他,

“把嘴闭严了。”

小伙计战战兢兢地走后,沈之逸身子倒跌在椅子里,一手捂着脸艰难地喘气。

“这他娘的算什么事!”

十月十七,使节团跋山涉水行至吐蕃王庭,恰逢二皇子赤葛尔即位,沈之邈代表大周献上贺礼,直至数日后消息传回京,也未见西域动荡。徐太后对此没表现出不满,更没有喜闻乐见,她忙着与郭固打太极,前些日子这老匹夫跑到养心殿,明里暗里说了通让皇帝一视同仁的话,不能只偏信刘峥,这些个上京的王公子都是为了他而来,又毛遂自荐家里的小辈进宫来当伴读,吃相越来越难看。

也不怪他冒进,眼下风平浪静,各方即使有心思也只能强按下,像是陷在沼泽地里,只能胶着不能动。齐王在陕西安分守己,福王也头埋窝里孵蛋,除了郡王府在京城快成了西市菓子行,日日人来人往,生怕跳的不够高,脑袋尖冒不进宫门。

徐太后啼笑皆非。她确实不将荥阳公主看在眼里,郭固尽管在她眼皮子底下结党营私,扶持好皇帝,她最赖也还是太后,要是一心跟在福王屁股后面捡嚼剩的吃,也得看看福王的兵马来不来得及过秦岭渡淮河。

她又翻出两日前刘峥进宫来带的那封信,言辞恳切,从千里外的广宁府辗转递来,说他会竭力争取时间,求她为自己的婚事做主。

几乎是前后脚,另一封来自广宁府的信,也变着法儿送到了她面前。短短半拉月,她受到了北地几年都未曾有过的重视,老子娘儿子,个个有求与她,实在让人得意。

她对梁王妃知之甚少,连面也未见过,只知是阎匀清的女儿,阎家从燕聪尚在宣府蛰伏时便与之绑在一条船上,三代人过去也跟着在辽东扎了根。她听说过燕回不受重视,看到梁王那两份请封册子时还疑惑了好久,是从未见过长子顺位,幼子继之,遑论嫡长子还有子嗣。梁王的态度猜不透暂且不表,时隔半月王妃的信上来意就很明确。

让她在金陵随便找个人家配给燕回,家世身份都没要求,能占了他正妻的位置,堂而皇之把人留在南方就行。

徐太后看信看得直砸吧嘴,真是最毒妇人心,连给马配种还得看品相,梁王妃是不管不顾,非要借着她的手羞辱践踏鸠占鹊巢的庶子。

除此之外,梁王妃提了一个她无法拒绝的条件。徐太后掂量了一下两手托着的两封信,像是在依据重量判定孰轻孰重。

过了会儿,她轻轻放下右手的信,左手指夹着那苍劲的字页抛进了炭盆里。

条件很诱人,假如她没见过那个东西的话,或许会动心。

可王妃毕竟老了,北地是燕氏一家独大,燕凌不是个靠姻亲立足的藩王,他与他的强兵壮马已然融合成了铁板一块,他需要的是个有心机,有手段,有见识,有体魄又懂时机的继承人。

而被送到金陵在官场浸淫一年且游刃有余的燕回,正是上上签。他被选送到南边来,根本不是什么流放,就如同旧例有太子及冠后须亲政,北地梁王意属的世子也不能是个窝踞在老巢里不经世事的软蛋。

在金陵的朝官们还忙着为刘氏的皇位争得你死我活时,四十年前放走的那条蛟龙,或许早已厉兵秣马,等在暗处伺机而动。

刘峥说到做到,三日后果然抛下一身庶务又跑来苏州接人,杨裳不情不愿地收拾行李,一上午才叠了半只衣服袖子。刘峥冷眼旁观,捏着她后脖颈把人提回金陵,东西都不要了,走之前又看了谢溶溶一眼,黑亮的眼珠在一墙之隔的两座邸院之间游弋,谢溶溶心都揪起来,生怕他看出什么端倪。

他把杨裳扔进马车里,谢溶溶一口气还没松完,就见他朝着自己直直走来。

谢溶溶后退一步,隔着一条门槛问他, “禹世子是还有什么事么?”

冷艳的少年从怀里拿出一封信,葱白细长的指尖削剪得平滑圆润,夹着边角递到她面前,语气平缓,“给你的。”

她抬眼看信封上的字和印戳:谢溶溶,广宁府行天镖局,另外还有一只黄花梨木雕刻喜上梅梢的百宝箱。

谢溶溶不敢看他,刘峥的眼睛似是能洞悉一切,可他也未言一词,转身跟着上了马车扬尘离去。

谢溶溶把东西藏在袖口里小跑回屋,院子里谢夫人正指挥下人把被褥搬出来晾晒,见她没头苍蝇一样往里跑,拉着她到一边低声道,“我还没问你,隔壁那个怎么这么久都没上门了?”

谢溶溶挣脱开,“那不正合您意?”

谢夫人点了点她脑门,恨道,“没良心。我还不是为你着想,他人……也不坏,当然,那是得看和谁比,就牛自明那种货色,还真有胆量凑上来。”

谢夫人恼得不行,牛自明是半点没有自知之明,回了长洲县后还能隔三差五收到他的来信,她虽然对燕回还心存疑虑,但两厢一对比,谢溶溶和燕回放一起是花团锦簇,牛自明往跟前一凑,就是牛嚼牡丹,花插牛粪。

“他回家去了。”谢溶溶只觉袖子里的信十分烫手,恨不得早些回到屋子里,关门锁窗不叫人发现,她推开谢夫人,语气里有自己都未察觉的急切和怒意,“你管他做什么?人家在北边过得日子不比在这儿好,说不定等人再回来,还得磕头下跪倒履相迎呢。”

说完一溜烟跑回屋,销锁闩门,坐在桌前连连喘气,好不容易平息下来,盯着桌上的那封信,犹豫该不该打开。

他走了将近一个月,日子空落落地像是少了什么。屋子还是这个,窗户还是那扇,连墙根底下的大榕树也没落几片叶子。可坐在树杈上、懒懒散散倚在窗棂边的黄鼠狼,却尾巴一扫连影子也不见。

谢溶溶连着几日晚上都把窗子打开一条小缝,没了立在窗户纸上的剪影,连风也吹不进一丝。若不是杨裳带来的消息和今日这封信,她几乎要以为满屋子的零碎玩具和箱奁里的白玉笄是凭空出现的,在这几个月里细而无声地装点了苍白又千疮百孔的心门。

她还从未和年纪相当的男子有过这么多纠葛,十几岁时收了红笺聘礼,直到出嫁也少有和敬廷私下相见。盖头被挑开的那刻,她还愣了愣,几乎要忘了他长什么模样。

七月七,长桥烟火那夜后,敬廷的面目日渐模糊,即使在梦里他身着喜服笑着叫她“溶溶”,那张脸也渐渐像被烛火吞噬了边角的纸卷,连低沉的声音也飘散在湖里,她似是被一根看不见的绫布裹着腰身,一点点从水里提上岸。敬廷的身影下坠到幽暗的湖底,那里有华美的氅,沉重的翟冠,还有她割舍尽的前尘过往。

越靠近水面,阳光就越盛,金灿灿地被粼粼水波分割,溶化凝结成一颗颗容纳了须弥的琥珀珠子。岸上的人向她伸出手,背着光影,她看清了他的模样,听清了他的声音——

“跟我来——”

一副悠散的嗓音,一张昳丽的面容。

谢溶溶铺平那封信,薄页白纸上只有一行遒劲有力的字迹:尝遇良夜云中月,不问人间四季春。

她从信封里倒出一把寸长的黄铜钥匙,“啪”地一声,花梨木宝匣弹开,里面是一只团锦红宝石碎玉金钗,指圈大的鸽血宝石,即使压在箱底蒙尘多年也不减盛色,正适分钿擘钗之意。

她坐到窗边的铜镜妆台前,将那支曾属于回纥公主的金钗别在发髻上,镜中的女子望过来,冲她眨了眨眼。窗外一行南归的燕子从远处飞近,叽叽喳喳地凑在房檐下筑巢安家,金陵的冬天又要来了。

十日后,南下的冬流一夜间翻山越岭吹进十三座城门,寒意骤临,风雨将至。

燕回身着青色蟒袍吉服,冠饰八颗东珠,跨越过重重朱门,深邃凝肃的面孔破开暗云涌潮。梁王长子继任,三子封犒的圣旨早在数日前布告天下,咸使闻之。他身后的一封吉诏懿旨从万寿宫马不停蹄地奔向苏州府,当夜秘密宣昭于长洲县永雀巷的谢宅。

太后慈谕,兹闻先左都御史谢宝林之女谢溶溶,柔明毓德,品貌俱佳,今有梁世子燕回,适婚娶之龄,择贤女与配,特以指明谢氏之女,尔为梁世子妃。择定良辰吉时,结为伉俪。

中卷 欲付此情书尺素 完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诏书网上乱七八糟揉了好多版本,还有自己编的,tei别不正规。

溶妹的名字来源于“梨花院落溶溶月”。

下卷差不多就是狗血甜虐欲交加的一卷,各种伏笔、人物、旧事过往,都要被掀个底儿朝天。之前时间线有点问题我一直在改,希望大家也看眼就过。燕回做的丁点好事无法遮盖他之前造的孽,出来混都是要还的,成婚只是感情的起点,他俩之间需要坦诚磨合的东西还有很多。不能说虐吧,他肯定得明白唾手可得的东西也有代价。

上卷的卷名是明月不谙离恨苦,是以谢溶溶的角度来写她无忧无虑的小半生,这卷原句是欲尽此情书尺素,但是和下卷的“尽”字重合了我就给改了个字,是以燕回的角度写他怎么情窦初开的。下卷还是原定的只有相思无尽处,写的是他们两人。越写越难,站在坑里都快看不见天了,只能说尽力写,写崩了笔力不逮也是很有可能的。

感谢一路追到这儿的朋友,谢谢你们珍珠评论还有无限的耐心。下章也是这两天放上来。

如果您喜欢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